地方政府如何通过互联网+模式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方案
摘要:发挥“互联网+”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经济发展,促进便民服务规范化、信息化,通过推行“互联网+乡村振兴”模式,将大数据作为撬动市县镇村发展、组织管理、社会治理和产业振兴的重要杠杆,引导智慧工作、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生活向农村延伸,构建市区镇村四级联动体系,以信息化驱动人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等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1、宏观背景
· 自2004年开始,连续16年中山一号文件聚集三农问题,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 在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关键突破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具体要怎么干?戏好要靠唱戏人,兴村就要先兴人,乡村振兴应首先从“人”开始,抓好“人”这个关键。· 带头人,“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在实干过程中,率先垂范,树立威望,收服民心。· 凝聚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必须要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将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基层组织周围,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人,我国大部分发展之后的乡村多存在交通不便、区位优势不强等特点,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根本力量和决定力量在于人。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引领、思想教育、氛围营造等方式,让农村群众明白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让更多群众从先进典型案例中找到共鸣,激发群众致富发展意识,让更多村民自发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3、顺应时代

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截至2020年3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较2018年底增长7992万,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近三分之二的用户最常用互联网应用是微信,超过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1.5小时以上,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4小时以上。因此需要顺应当前群众“在手机上不在村上”的特点,重点突破如何凝聚人、抓好“人”这个关键,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来促进基层工作数据化、服务在线化、经营网络化,改进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管理群众、掌握社情民意的方式,将大数据作为撬动市县镇村发展、组织管理、社会治理和产业振兴的重要杠杆,引导智慧工作、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生活向农村延伸,构建市县镇村多级联动体系,以信息流带动人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在农业部组织编制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中也强调了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着力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着力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分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为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4、他山之石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最南端,下辖武都区、康县、文县、成县、徽县、两当县、西和县、礼县、宕昌县1区8县,常住人口264.31万人。陇南市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区域,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陇南被围困在重重大山之中,一二三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要想富先修路”,路不仅是基础建设的道路,在信息化时代更重要的是信息高速公路。有了这条路,农村和城镇就能建立连接,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的连接、供求双方建立财富的连接。陇南市有关领导充分认识到信息闭塞是阻碍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贫困而导致的缺乏信心、精神不振也是影响脱贫成效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陇南市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后发赶超”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将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了网络里的近在咫尺,信息化让陇南与其他地方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为陇南提供了后发赶超的历史机遇。陇南市经市场调研和评估后,充分认可我公司“村赞平台”的体系结构,并委托我公司设计开发“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首先选择在康县试点,经过25天的时间,即达到6.5万多人的实名认证用户,占康县20.12万户籍人口的32%,为平台在陇南全市普及树立了信心。从全市普及开始,仅用时两个月,实名认证用户达75万多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8%,基本覆盖到每个家庭。现在平台实名认证用户已达124万多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47%,未实名认证的访客量已达882万多人。从用户分布数据来看,平台用户不仅来自陇南,而且有大量用户来自于甘肃、新疆、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陇南外出务工的主要流向地区,甚至有来自三沙的用户。基于“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庞大的用户量和对用户的凝聚力,陇南市各部门充分感受到移动互联网的价值和能力,先后以“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开发各部门面向广大群众和基层工作的功能应用,现如今,该平台已成为陇南影响力最大、用户最多、数据量最大、参与部门最多的互联网平台。在新冠疫情期间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开发上线健康证明、餐饮企业复工、建筑企业复工、部署落实等应用,其中开具健康证明104万多次,餐饮企业复工5千多家,建筑企业复工得到甘肃省住建厅的重视和认可,已在全省16个地市州应用,涉及六千多个建筑工地近五十万建筑工人。部署落实创新实施信息“三色”管理,构建全市快速信息传达体系,实现半小时内传达到全市近九千名的市县镇村的各级领导干部,为全市上下在疫情防控中统一行动、政令畅通、高效联动起到了重要作用。“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上线以来,得到国务院、部委、省市地方主流媒体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编发《陇南大数据派上大用场》介绍陇南大数据及“网络理政”做法,甘肃省省委书记林铎批示在全省推广陇南经验。新华社:通过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成了一个惠民政策的共享平台,党和政府的声音可以第一时间送达绝大多数家庭。中国政府网、农业农村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甘肃日报、大公报、人民网、凤凰网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在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成效。2019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陇南大数据平台入选“大数据+扶贫”十大应用案例。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中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2019”评选活动中,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入选本年度十大创新案例。
5、建设思路
村赞平台的体系结构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高度契合,核心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治理,二是经济发展。在社会治理方面:针对当前群众“在手机上不在村上”的特点,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手段,促进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经营网络化,改进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管理群众、掌握社情民意的方式,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在经济发展方面:针对地方经济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实际情况,通过互联网技术应用,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聚沙成塔汇集区域力量,以信息流带动地方区域人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村赞平台的体系也是非常庞大和全面的,单纯的复制并不切合实际。而是需要充分结合地方特点,因地制宜的分步来建设和实施。如上“关键突破”所述,首先应抓好“人”这个关键。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急剧变迁、人口快速流动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方式存在“够不着、管不好”等问题,因此需要顺应和利用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群众“在手机上不在村上”的特点,充分发挥微信的传播优势,以地方政府的微信公众号为入口,一次性架构包含市级门户、区县级门户、乡镇(街道)级门户、村(社区)级门户的一体化综合平台,构建留住乡愁的网上家园,通过信息的链接、情感的链接、财富的链接,达到人的聚集,实现区域性的高密度覆盖和较高的影响力。在完成人的凝聚之后,应重点考虑如何留住人和如何增强用户的主动参与使用的粘性,如何以信息流带动农村人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商业活动的开展就是第二阶段的工作核心,通过线上引流线下消费、通过民间交易、区域性电商等应用的开展,一方面商业企业可以借助平台庞大的用户流量拓展销售,一方面广大群众可以享受商业企业的促销优惠,通过利益的驱动,带动内生动力。在达到人的凝集和依赖之后,第三阶段就是横向扩展和纵向的深入细化。例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县融媒体中心、医疗卫生、远程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智慧农业、一县一业以及通过技术手段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民生服务应用在一个平台上统一面向广大群众,打破部门信息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解决农民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推动基层组织在公开透明的网络环境下运行,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提升村民自治能力,从而推动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智慧化、专业化水平。
如上图所示,村赞体系功能全面,涉及面广,可根据地方特点和需求快速搭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移动互联网云平台,现已在甘肃、云南、山东、河南等地市县投入运行,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推进地方电子政务、电子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展区域性经济发展和拓展农产品上行通道,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民、为民、惠民服务。村赞平台已经积累了实际成功案例,也积累了相对完善的推进管理体系和方法,通过地方政府行政力量推动、通过大数据手段、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可以迅速协助地方政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并取得成效。